欢迎来到渝悦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
热线

400-880-6761

服务热线(09:00~17:30)

「提前症」:你觉得我「靠谱」吗?

发布时间:2022-09-01 编辑:Yi 4评论 1928阅读

谈起「拖延症」,也许大家都耳熟能详。经调查,超过20%的人可能是长期拖延者,这比例在大学生、研究生群体中的比例更高,约有37%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现象,约有75%的研究生存在中度以上拖延情况。笔者就属于严重拖延,直到截止日期的前一晚才完成这篇文章。

 

当我们在唏嘘当今社会拖延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一个新的现象浮出水面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提前症」

 

我第一次了解到「提前症」,还是在我在检索「拖延症」的时候,当我看到对「提前症」的研究时,顿时便心生兴趣与同事讨论起来,随后便发现,原来在我们生活当中,也不乏有「提前症」中招之人,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提前症」。

 

 

【提前症】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以下案例:

可以用一个月来完成的论文或文案,熬夜一晚把它完成了。

为了坐上火车,提前3小时到达车站并进站等候。

周五接到任务下周周五需要做完PPT,不惜牺牲周末休息时间把PPT做完了。

身边有这样的同事,提前做完自己的事情并开始催促其他人……

 

2014年,首次提出「提前症」。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三名研究者认为,我们可能会犯「提前症」,就算是事情并不急,我们也会着急地把即将做的事情提前做完。研究人员还声称已经创造了「Precrastination」这个术语。

 

当时,心理学教授David Rosenbaum和他的两个合作者在要求257名学生完成木桶挑战之后得出他们的结论。他们把学生分别带到镇上的一条窄巷里,在巷子中放着两个木桶,左右各一个,右边一个桶比另一个桶更靠近终点(见图1)。学生被告知要用最简单的方式把桶带到巷子的另一头,中间还不能停下来,实验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离他们更近也就是离终点更远的桶,尽管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体力去完成任务。

 

图: 实验模型(图片来源:网络)

 

Rosenbaum将这个结论解释成参与者想要「卸载」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指大脑为临时思考和行为而储存的信息和指示)。他说我们迫切想要释放工作记忆以至于宁愿付出额外的体力来达到目的。

 

【提前症】有什么影响吗?

高效背后可能是「草草完成」。

根据研究者的说法,「提前症」是和我们的工作记忆相关的,那如果我们是为了释放工作记忆而草草完成任务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低效的甚至是危险的。

比如在工作中为追求高效匆匆完成任务而出错,然后用更多的时间来弥补。

 

看似提前完成节省时间,实际可能却用时更多。正如我的同事所说,她早早(提前2个月)完成了自己讲课所用的PPT,临近讲课时才发现自己早已忘记PPT中的内容,又花了大量时间去重新熟悉。

 

 

提前完成可能带来的是牺牲自己的生活工作质量和人际关系。「提前症」的发生可能与认知层面耗费的精力多少有关。从认知的角度看,任务会占据我们的工作记忆,有人可能因此经历糟糕的心理状态,而「提前完成」则可以让人尽早摆脱这种认知负担、卸下大脑储存。

对于这部分人来讲,他们可能会选择早早完成任务,哪怕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人际交往时间,甚者出现催促家人、同事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任务,也许在工作中,「提前症」加速了成果产出,但是不同步的「时差」也造成了沟通障碍。

 

面对【提前症】,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我们可以自我觉察。无论是「提前症」还是「拖延症」,这两种状态并非心理障碍,先不要简单归类为某种「病症」,它们是人应对焦虑的一种防御方式。

 

所以,我们可以去觉察自己在面对任务时是否是焦虑的。「提前症」看上去会更有力量感,给人一种「靠谱」的感觉,但它同样也是应对焦虑的一种防御机制。

 

 

喜欢提前的人会通过专注任务,用行动去消除任务未完成所带来的焦虑,为了完成任务与减轻压力,宁愿做出一定的牺牲。这时我们就可以去觉察通过提前完成任务其实并没有帮助我们消除焦虑,并没有因为提前做好了事情而放松,而是会陷入到解决更多的任务中,在消除焦虑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然后,合理安排自己的任务。将总任务细化拆解并排序,按照轻重缓急分配到一段时间去完成,每天完成适当的工作量,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或许比匆匆完成要更好。

 

最后,重视自己的感受,找到自己的节奏。正如中国心理学会临床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李初曦所说,「提前症」归根结底是渴望增加掌控感,减少不确定性,我们可以试着提高自己容忍不确定性的能力,以面对困扰。比如可以向亲人朋友倾诉自己的感受,从依恋关系中获得情绪安抚,得到信任感与确定性。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正视那些无力改变的时刻,接受自己不是万能的,并不能做到事事完美尽如人意。当我们感到压力过大或疲惫时,也要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去重视自己的感受,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声明:本文来源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 转载